LAmbre™云间夜话 | 左心耳封堵术疑难病例专题讨论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22.07.27
返回列表

随着临床医学证据不断丰富,左心耳封堵术在我国呈快速发展之势,其普及度与应用率正不断提升。在实操过程中,左心耳形态的多样化、患者病情的复杂化往往为手术的开展带来较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术者操作水平,优化学习曲线,第四期LAmbre™云间夜话邀请到多位长三角地区知名专家围绕疑难病例进行深入探讨,共享封堵经验。


1.png


会议特邀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宁忠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俊峰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宁波市第一医院何斌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岳春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周陵教授担任特邀讲者;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陈发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韩志华教授担任讨论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image.png会议授课



李岳春教授


1.png


首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岳春教授以病例为引导,详细介绍了封堵器释放后存在残余分流的处理方式。术中缺少多角度造影评估(极简术式)、钢缆前顶封堵器、选型过小、锚定位置过浅等诸多因素容易导致封堵器释放后出现明显残余分流。为此,李岳春教授总结出多项临床经验与技巧:①极简术式需通过至少三个角度造影评估心耳封堵情况;②在锚定区近端有囊袋、转角或呈弧形的情况下,固定盘锚定不稳固的风险增大,此时应适当选用尺寸大一号的固定盘进行封堵;③在展开封堵盘及牵拉过程中,应注意固定盘是否移位,评估时钢缆不可前顶器械,以防术中误判;④同时,固定盘与封堵盘需存留一定距离,以保持向内牵拉力,防止钢缆解脱后封堵盘因重力作用向下、向外移位;⑤当封堵器释放后,若无法满足COST原则时需在术中及时处理,可利用异物钳夹取。对于心耳上缘嵴部存有残余分流且固定盘与嵴部具有一定距离时,可尝试用消融大头或其他工具将封堵盘上缘推向嵴内。


周陵教授


1.png


随后,南京市第一医院周陵教授分享了一例卵圆孔未闭(PFO)术后的左心耳封堵病例。该患者曾行PFO封堵术,入院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周期,CHA2DS2-VASc评分5分、HAS-BLED评分5分。术前CTTEE评估提示,患者心耳形态为反鸡翅型,开口较低,深度较浅,卵圆窝后下缘有膜部暴露。考虑PFO封堵器限制房间隔穿刺位点选择,且患者心耳形态较为复杂,周陵教授决定选用对心耳深度及轴向要求较低的LAmbre™左心耳封堵器,并与LAnavi™分段控弯导引系统结合使用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在首次尝试中,由于封堵器放置位置较浅,封堵器上缘存有少量残余分流,为确保封堵器稳定性与封堵效果,周陵教授回收封堵器后,逆时针旋转鞘管稍向心耳远端推进,以期将固定盘置于心耳转角处。调整后,封堵器形态良好,DSA造影及TEE多角度观察下未见明显残余分流,牵拉测试稳定,释放封堵器后再次观察,封堵效果理想。


何斌教授


1.png


宁波市第一医院何斌教授在会议中与专家们共享LAmbre™双伞封堵大心耳经验。该病例为81岁男性,被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CHA2DS2-VASc评分6分、HAS-BLED评分4分,既往有左心耳血栓、卒中病史。抗凝治疗6月后,TEE下未见心耳血栓。术中DSA造影提示患者为双早分叶心耳,上叶梳状肌发达,下叶较为光滑,心耳口部直径45mm。已有临床实例表明,LAmbre™行双伞封堵具有可行性,结合患者情况、家属意愿及心耳形态等多种因素,何斌教授最终拟定为患者行双伞封堵策略。何斌教授首先行两次房间隔穿刺并再次造影确认心耳形态及大小,测量得上叶锚定区21.6mm,下叶锚定区19.4mm,随后选用LAmbre™2228封堵器先行封堵下叶,牵拉测试稳定后,选择LAmbre™2430封堵器封堵心耳上叶。最终,双伞牵拉测试稳定,TEE多角度评估双伞形态良好,紧密贴合,无明显残余分流,一年后随访结果显示,封堵效果良好,无卒中事件发生。



image.png



会议在专家们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本次LAmbre™云间夜话讨论会分享了三类左心耳封堵疑难病例及封堵经验,为专家术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先健科技作为行业领跑者,积极联合左心耳封堵优秀专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攻克封堵难题,以助力左心耳封堵术水平不断提升,为更多房颤患者带去福音。相信未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左心耳封堵术将会更加成熟,为房颤患者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